12月2日下午,长空学院美育工作室开展“翰墨润初心,文化承自信”素养公开课,邀请著名书法家费祖宁与长空学子交流书法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境界。将军路校区党工委书记邬沛雄、分测中心副主任巴素英、长空学院常务副院长蒋彦龙、副院长张林参加了公开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书法艺术不仅仅是文人书斋里的陶然自乐,更承担着撰文记史、濡墨抒情的重要使命。“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通过讲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与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的创作历史,费老认为书法写作与个人的才学、品德与志向一脉相承,提醒学生提高文学艺术修养,保持“真善美,思无邪”的本性与初心。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费祖宁现场题诗《石灰吟》,并以陶渊明“远离官场、心在桃源”、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为例,全面细致地讲述了崇高的思想品德对诗词创作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廉洁修身是高校高质量发展之需,也是自身的成长之需。”费祖宁勉励长空学子不负众望,成才报国,不断学习伟人清廉正直、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进一步推动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
随后,费祖宁谈到诗文中描绘的精神境界,如曹操在《短歌行》中表露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求贤之心,苏东坡遭受打压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境界以及壮志难酬时“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慷慨激昂。中华经典诗词内容广泛、意象精美、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道德观念,费祖宁强调作为青年学生要多读诗词,读懂诗词,从经典诗词中汲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文化创造,呈现出鲜明的东方美学特征,于笔墨挥洒间丰盈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对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费祖宁还现场题字赠予长空学子,希望他们从诗文中汲取古人智慧,学习古人精神,成才养德,锐意进取,牢牢把握书法文化的当代价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