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三自行动

“三自”行动之优秀读书笔记展示|长空学院线上学风建设进行时

时间:2020-12-17来源:长空学院点击:468



为鼓励、引导学生在线上学习之余多读书、读硬书,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素养,为将来参与到“国家重器“的建设中打好基础,学院围绕“三自行动”中的“自主行动”开展了 “大国造重器·大学读硬书”读书活动。学院邀请多位行业专家、大牛教授、专业教师推荐书目制作成书单供同学们阅读。活动开展以来,学院内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同学们积极阅读、踊跃投稿,传递分享读书心得。让我们跟随笔记,一起来阅读经典吧~



01

读文史时政———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作为当代大学生,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了解国家历史和现实国情,并在自己的岗位上肩负起历史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翻开历史的书卷,代代大国脊梁撑起中华民族复兴之伟业,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让东方雄狮重新焕发出郁勃的生机……


读《中国震撼》

181910723 郭城达



书目介绍


《中国震撼》是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所著。本书讲述“中国模式“的成功,总结出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是”中国模式“的理论总结。它使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


读《中国震撼》有感


在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超大规模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句话也经常在《这就是中国》栏目中被张教授所提及。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的艰辛,无奈当时中国国力尚未足够强大,只能吃哑巴亏。如今的中国,在经济方面,从1979年以来,GDP增加了18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还是按照官方汇率进行计算的,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话,一般认为中国在1992年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并且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军事方面,在庆祝建国70周年的阅兵典礼上,中国军队所展示的军事成就震惊世人。文化方面,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更多的人到中国来留学,学习中国文化,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也越来越自信。安全方面,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中国崛起带来的最大的震撼就是根本就没有多少外籍政治人士认为中国崛起会成功。“历史终结论”的提出者福山曾预测了中国的崩溃,世界上更有许多“预言家”对中国发展做出不乐观的预测,这些“预言”之后便随着中国崛起而一一被打破了。

中国的崛起最大的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而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

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阿诺德·汤因比



读《品中国文人》

181911503 周倩




书目介绍


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


读《品中国文人》有感

在一册书中溯源中华文脉。自先秦至近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人都不再是语文课本上的几首诗词、几篇文章带来的浅显印象,他们早已成为文化符号,却因现代人的浮躁和诗意的丢失变成了更抽象模糊的“诗人”“文学家”。

傲岸不羁的李白在政治上一直抱有天真,同样以豪放词风著称的苏轼,他的生活哲学或许称得上真正的“佛系”,而横眉冷对的鲁迅其实在生活中是“很平和的”……

这本书将一位位文坛大家从神坛上请下,还原历史,让我们能看到他们的惊才绝艳,更能看到他们的无奈、悲苦甚至潦倒。伟大的作品从来都是伟大的精神的延伸与外化,剥除后人赋予的神性,伟大的人因人性而伟大。我们生在一个幸运的时代,辉煌而悠久的文明让我们有漫天星光可仰望。人人趋向单一的物质化时代,这些流光溢彩的个体或是一剂治疗心灵匮乏的良药。


02

读散文随笔——形散神不散


形散神聚中体现文字风骨,散文无其固定的表现方法,却以其内聚之神体现精神,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在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精彩纷呈。散文的表现张力,让其于中无序中放出无与伦比的璀璨光华。



读《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

181911305 廖璨



书目介绍


《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是白落梅的一本散文集。本书将昔人、命运、诗词联系在一起,讲述了作者眼中对人、事、物的见解与欣赏。“白梅风骨,秋水文章”,白落梅以恬静唯美的笔触,引领我们走入过往时光。


读《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有感


《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不同于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那般充斥着民国时期的爱恨情仇。这本书,少了一段浮华,多了一份静美。透过白落梅的文字,我学会了体谅生活。《岁寒三友》、《乌镇年华》、《灵山圣境》……白落梅用一篇篇散文展示了一幅幅风花雪月的图画,讲述了古人诗词背后的漂泊人生。透过她的文字,我体谅了生活的起落,体会到人本平庸的心境。在快节奏的时代里,白落梅的书如同一杯凉开水,让嚣杂的内心变得安静

最爱其中《我不穿旗袍好多年》一篇。“当一个人总是回忆昨天,那他的今天只会更添疲惫,其实,今天也会成为昨天,也许几年后,回首遥望,那是会觉得今天原来是这么得多姿。”此篇中的旗袍是作者的青春,当青春逝去,作者便不再穿着旗袍。从开始对旗袍的怀念,到后来的顿悟,作者平淡地讲述了自己寻找不穿旗袍的原因的过程,最后才发现自己一直沉浸在对过往怀旧,而错失了今日的多姿。读白落梅的书,读的是一份安静。



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81910801 张佳慧




书目介绍



这本书是王小波先生的杂文代表作,其中收录了王小波的一些文化杂文以及给其他书所写的序言与跋语。书中对女权主义、科学与迷信、小说创作、知识分子等话题进行剖解,用幽默调侃的语调展现了一座智性的迷宫。这是一本能随时拿出来阅读的书,是能在每一页中发现哲理与智慧的书。



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

初读是被书名吸引,但阅读不久以后,我便深深拜倒在了王小波先生的“黑色幽默”下。随着年岁增长,初为大人,我开始意识到世事之纷繁。但不论欢欣失意,打开这本书,就会不自觉地随着小波先生的语调轻快起来。他以一个富有经验的前辈身份,引导我们在面对芜杂时要坚守本我,告诉我们科学之伟大、原则之重要、知识之迷人。你不会有被训斥被调教的感觉,这就是小波先生文风的伟大之处。他身上那种洒脱,那种看似无意却浓烈的坚持,给人一种无名的力量——“特立独行”。

这不是负隅顽抗,而是在看清社会、看清人性后的果敢与纯粹。小波先生赞美书中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敢于无视对自己生活的设置,讽刺那些设置别人生活的人,以及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鼓励年轻人敢于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打开这本书,以安静而有力的思考为刃,在纷繁世界中继续前行



03

读叙事文学——跨越时空,体验多元


读书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距离,体验生命的多元。一部部巨作,一则则故事,一个个人生,在阅读中,我们得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追求,更加透彻地洞悉人世间的各种情理,从而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精神支撑。



读《平凡的世界》

181911603 钱佳佳



书目介绍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孙少平在离开学校后,选择外出打拼减轻家庭负担,在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同时,他的哥哥孙少安艰苦创业,虽然遭遇了破产,但是敢于抓住机会勤劳致富,和妻子带领家人走向美好生活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路遥,一位扎根黄土地的作家,他的作品里面有黄土的气息,关照着黄土高原上平凡而朴实的人们,他温情眼望着那片土地,他是黄土地的孩子,用文字为我们徐徐展开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画卷,朴实的文字里包含着对社会的忧患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

路遥从孙少平写起,讲述了哥哥孙少安与润叶的爱而不得,相识与错过,门第之见是一座大山,生生隔开了相爱的人。所幸,哥哥孙少安也遇到了自己对的人秀莲,两人互相扶持,用双手将贫困抹去,带着家人走向富裕。润叶不得不选择不爱的人,但在面对了生活的真相之后,发现了真正的珍贵就在身边,和爱她的人走向幸福。

孙少平代表了那一代的青年人,有文化但迫于生活现实做着普通的事,但是面对生活,却

以此自卑,坚信劳动和奋斗可以给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离开家独自在外闯荡,物质的贫瘠无法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始终自立自强,面对生活的苦难,咬着牙坚强。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很多热心帮助他的人,我想,是他的善良与那份坚持打动了人们。

很遗憾孙少平和心爱的田晓霞阴阳两隔,他们曾经一起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曾经一起爬山赏景讨论人生的意义,曾经一起分享价值观、讨论国家的发展,互相鼓励,互为彼此的守护者和领路人。他们是我心目中爱情的样子,但田晓霞为了救孩子英勇牺牲,无畏之精神令人动容,他们的感情我只能道一声“可惜。”

他的成长给读者看到了那个时代真实的青年大众的影子,那些人坚韧如竹,生命力如草,生活的残酷并没有把他们打倒,他们的内心依旧如暖阳。无论是外出打拼的孙少平,还是坚定梦想无畏牺牲的田晓霞,还是舍己为人爽朗负责的王班长,无论他们的出身、他们的经历,我都看见一个相似之处,互相扶持,扛起社会的责任,和社会国家一起成长

这本书是中国的一面镜子,看见妖魔鬼怪,也看见英雄人物,看见黑暗与邪恶,也看见光明与正义,看见社会的弊病,也看见社会的发展进步。恰如作者所言“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坚持前行的人们,步履总是十分艰难的。中国式改革,就会遇到中国式的阻力。”

笔者很喜欢作者这一段话“我们这代人所做的可能仅仅是,用我们的经验、教训、泪水、汗水和鲜血掺和的混凝土,为中国光辉的未来打下一个基础。毫无疑问,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社会和我们自身的局限以及种种缺陷弊端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绝不能成为倒退的口实。应该明白,这些局限和缺陷是社会进步到更高阶段上产生的。”

这段话如今品一品也很有感慨,希望我们这一代扛起这一代的责任,愿我们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算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我们就是世界的光亮,平凡的世界,做不平凡的人。



读《小妇人》

181910806 吴丰竹




书目介绍


书中讲述的故事是以19世纪的美国为背景,在引人进入四个姑娘们的生活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严峻的社会氛围——残酷的战争。故事讲述了马奇太太和她四个女儿的一生,书中的四个姑娘,每个人都象征着美好事物,美格的优雅,乔的率真与不拘小节,贝丝的热心和善良,艾美的随遇而安,她们每个人都是那样的鲜活,宛若天使。


读《小妇人》有感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小学,初中被要求读《小妇人》,当初读时,对里面的感情懵懵懂懂,也只是向往那样充满希望和浪漫的生活,或许还有那种对情愫的渴望。现在他也将出电影,对情节早已忘记了的我,又匆匆拿起书本浏览,细品,果然与当初初读的感觉不一样。其实我对于外国名著向来不喜,可能因为那冗长的名字让我根本认不清人,但是《小妇人》就不一样,里面名字都挺短,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在那个朴素而温暖的家庭里,马奇太太和她四个女儿们崇尚善良和劳动,每个人各司其职,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忍受着无趣的辛劳,不过那大片的乌云中太阳的薄暮十分耀眼,那是因为每个人都善于发现乐趣和享受生活,她们虽然清贫,但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与邻居小男孩劳里和他的爷爷劳伦斯先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马奇先生和太太秉持的信条,精神世界的丰足远胜于物质世界。

这本书也是写于战争年代,明明身处乱世,但作者却能以这样平和的文笔描述了一个家庭的离合悲欢。里面更多的是对平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本书的出版也给了当时的人们对这样生活的向往和战争中的希望。我初读这书时,在梦里也想到她们身边去生活,想见识劳里的帅气,想挽救贝丝,想和乔一起玩耍,想看看美丽高贵的艾米,想感受玛格丽特的温柔。可是最让我痛心的永远是贝丝的离开,我一开始便爱上了这个女孩,虽然她体弱多病,但是从未放弃坚强和温柔,文章并没有提起她很多,却让我直到现在每每想起她也会想要流泪。但是文章最美好的小细节就是第二部最后提到劳里和艾米的孩子很像贝丝,可能这就是作者的善良吧,有可能是作者对她的不舍,让贝丝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了我们和他们的心里。

争议最大的便是所有人都渴望的爱情了。乔为什么到最后选择了一个老教授而不是劳里。这应该是大多数看过的人里心头的一个结。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乔与劳里的点点滴滴,但是仍记得乔和老教授在一起后,她很幸福,我想这就是答案吧。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合适的不一定在一起,在一起的,当初不一定合适。有些人说如果当初乔不因为误会贝丝而放弃她,甚至后来也是劳里错过表达的机会才导致了艾米最终和他在一起。可是即便是这样的阴差阳错,他们都得到了他们最好的结局,这本书让我感到很真实,在人生旅途里,我们有很多后悔和遗憾,有很多不舍。仿佛我也和那些女孩一起经历了那么多。而我,我相信我会永远记得贝丝,我的白月光,她虽然不是真实存在我身边,但她确确实实在我心上烙下了一个无法磨灭是印记,可能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写下这段话,我仍旧陷在对贝丝的怀念,无法自拔。

最后用书友的一段话结尾吧,也许曾经的他们曾短暂地处在混沌和悲伤当中,但现在和未来的他们都将长久地奔跑在无边无界的幸福之路上,那里有他们一生的挚爱和永不被埋葬的“海市蜃楼”。而我们,也在汲取其中精神食粮的同时迸发出无限的热忱与激情,永不言弃



书籍让人类得以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文字于纸间跳跃,浅吟出岁月的旋律;思维的火花在无声的碰撞,擦起时代低鸣。代代文人们以文蕴道,续接文脉,学子们躬身轻诵并写下心中的诗情画意。



本期的读书分享活动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读硬书、读经典,用书籍充实心灵与生活。

嘿,同学,你又上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