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师资  新生之友


序号

姓名

简介

1

梁维泰

梁维泰,男,1958627日生,江苏南京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9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理力学系,理学硕士。曾任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分部主任、南京电子工程研究中心和解放军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总装备部某专业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空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和空军雷达学院客座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江苏省333跨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高级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南京市第四届“十大科技之星”。先后参加和主持了数十项信息系统工程以及预先研究课题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有限元结构分析并行计算》,参加撰写《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现代战争的擎天柱》和《综合电信息系统--信息化战争的中流砥柱》(第2版)。 

2

程立嘉

研究员,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设计专业,在六0九所长期从事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和附件的研究设计工作,先后担任设计员、专业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609所总工程师。现主管全所的科研和人力资源工作。任所内多个重点型号总设计师和副总指挥。作为环境控制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主持开发了多个军民品项目,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专业发展。支持研制电子吊舱环控系统获国防科技三等奖 ,组织参与环控关键技术攻关获部二等奖,副管FW908涡轮获省一等奖。硕士生导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在航空学会交流发表。因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

康宜华

1984年毕业于我校机械制造专业,后留管理工程系任教,1993年创办华瑞集团,并于2008年在美国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服装企业,此外还担任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江苏省工商联服装商会副会长、南京市工商联服装商会会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

4

张有成

1998年,通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硕士论文答辩,以“双优”成绩完美毕业。19984月至20095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在此期间,在西安完成以‘一键恢复’为主的软件安全系统,几乎把国外的同类产品统统赶出国内市场。200812月底,壹进制信息技术公司宣告成立,专门致力于数据恢复的软件开发。做出了全球首创时间机器“秒闸”、保护中小企业数据资产的“有数”、将PC提升到服务器的“黑方”……20161月,壹进制公司已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产品3C认证、国家保密局涉密产品认证、军用信息安全产品军B级认证和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认证。

5

熊  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现任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2年至今,在积极参加组织国家级科技成果和重要项目(例如973、航天领域项目等)的组织申报和争取工作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驱动器结构形式等关键问题,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自适应;研制成功具有扭转驱动功能的驱动器和翼面模型实验系统;结合重要工程背景,开展了具有传感功能的光纤/压电智能夹层,以及复合材料整体结构典型构型的健康监测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IPMC力学与力电耦合性能。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预先研究等项目的资助。在教学研究方面,加强学科交融,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与陶宝祺院士合著《智能材料结构》,发表论文60余篇。中国航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总装备部某专业组委员,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印度ISAMP学会终生会员(Indian Society For Advancement Of Materials And Process Engineering),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高级管理人才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教育部“十一五”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个人。

6

金  科

我校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高功率变换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和新能源供电系统等。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项目(博导类),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础性研究课题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在国内外期刊、国际重要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影响因子大于7的国际期刊发表21SCI论文,SCI他引500余次,单篇最高SCI他引142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7项、美国专利1项;获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三)和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7

张启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在期刊和会议发表各类文章十余篇,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局、江苏省教改重点项目及校级课题十余项。

8

孔垂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处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等。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2012年);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3项。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布论文40余篇。

9

张  卓

博士生导师,教授,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荣誉称号:校教学名师,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美国联合技术容闳学者,社会兼职:中国航空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航空学会管理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高等教育评估分会副秘书长、南京市留学生联谊会常务理事

学术经历: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受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5年晋升为教授,曾在汉堡工业大学、南澳大学等校担任课程教师,多次担任知名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

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教育学。

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竞争力、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管理评价方法。

主要成果:在Kebernetics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教材6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3项,教学奖4项。

科研情况: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其他科研课题20余项、教育教改项目6项。

10

金泉元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观摩一等奖 2、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3、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排名第一) 4、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排名第三)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奖教金二等奖 6、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学习方法与阅读》第一册(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学习方法与阅读》第二册(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学习方法与阅读》第三册(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学习方法与阅读》第四册(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9--1986.7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习 1998.9--1999.9 英国利物浦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1

江  驹


教授,研究生/博士,硕士生导师,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 1.导航、制导与控制 2.智能控制 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社会兼职: 自动化学院 自动控制系主任

科研情况: 目前主要承担的科研情况1."电传飞控系统研究2."油门自动控制律设计3.自动着舰关键技术研

4."智能化火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5."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关键技术研究6."强化学习方法的研究及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7.着舰动力补偿技术研究8.近地告警系统的研究

学术经历: 198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学士学位。1988,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2年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与智能控制,2007年获博士学位。发表过30多篇学术论文,作为主要作者出版过5本教材、专著和译著。

12

周德群


2019年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长期从事系统工程、能源软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学科与专业建设。出版《中国能源效率研究》等著作5部,发表期刊论文200余篇,入选2019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主编教材《系统工程概论》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讲课程《系统工程导论》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带领 “工业与系统工程”团队入选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团队。获中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工业工程与管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等多项学术兼职。

13

陈  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199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并留校工作至今,博士学位,教授,博导,长期从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项,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著教材4部。目前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担任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委会主任、网络与分布式专委会副主任、CCF会员与分部工委委员、CCF南京执委。

1)主讲研究生“现代计算机网络”课程,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2)主讲研究生“网络安全”公共实验课程。3)主讲本科生“网络安全”课程,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4)承担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

14

闾  浩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1981年生,男,汉族,江苏泰兴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能源经济学等。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课题4项,在SSCICSSCI等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

15

侍  旭


宿迁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全国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奖、江苏省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管理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学术荣誉;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江苏省共青团先进工作者、南京市人民政府三等功等工作荣誉。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战略课题等重要课题9项,1部专著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研究文库,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红旗文稿》《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共青团》《理论探讨》《当代青年研究》《艺术百家》《河海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现代教育科学》《天中学刊》等高质量报刊杂志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

16

李  君

李君,198010月生,200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民航学院党委书记。





序号

姓名

简介

1

王玉兵

王玉兵  研究员 南航99级能源与动力学院校友。历任航空工业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设计部部长、科研计划部部长,支部书记、型号副总师、副总经理等职务,在飞行器环境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型号研制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工作十余年,承担过国家多项重点预研和型号研制任务,先后荣获国家省部委科技进步奖,中航集团个人二等功、三等功等荣誉。曾负责过军品科研、批产交付、市场开发和供应链管理,具有丰富的科研和管理经验。

2

于辉

于辉,1974年生,工学博士,200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所长专项助理,研究员级高工。长期从事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工作, 在“十一五”、“十二五”先后担任“区电”、“一体化XX平台”、“LJ数字化XX师”、“81X工程”等项目分系统设计师、软件总师及项目总师等职务。曾任中央军委总装备部体系结构专家组技术成员,在军事电子信息系统顶层设计领域享有一定声誉。在校期间,获民航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防科工委2002年度“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从业后,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信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2011年获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发表《物联网军事应用》、《军事后勤信息化建设探索与研究》等专著三本,获国防专利两项,发表论文数篇。

3

史迎风

70后,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秦淮区人大代表,曾获得南京市巾帼岗位明星称号。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并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4

刘杰


5

胡传宏

胡传宏,19949月考入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前身)城市规划专业就读,19987月本科毕业。2016年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MBA硕士研究生就读。现就职于南京市规划局江宁分局,担任党组书记、局长。

6

张助华

2010/10-201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讲师;2011/5-2013/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2012/5-2017美国莱斯大学  博士后;2013/5-至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研究领域:长期从事低维材料的物性与器件原理的理论与模拟研究。

主要研究兴趣有:1)低维材料的奇异结构-力学行为;2)功能基底上低维材料的物性调控与生长机制;3)新型低维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

7

黄锐

黄锐,工学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高级会员,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英才”计划. 主要从事可变体飞行器等先进飞行器的参变/时变流-固耦合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在飞行器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力学、数据驱动非定常气动力建模、飞行器主动气动弹性机翼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以第一作者在航空航天领域顶刊AIAA Journal发表论文7篇), 合作出版《高等气动弹性力学与控制》专著一部. 提出的数据驱动非定常气动力建模方法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非常有成效, 具有相当高的鲁棒性, 且有非常贴合工程实际的气动伺服弹性应用”; 在国内外率先开展时滞气动弹性控制风洞实验研究, 被著名气动弹性力学家Eli Livne教授以“Nanjing University Model and Tests (南航模型与测试)”作为标题进行正面评价. 目前担任中国力学学会旗舰期刊《Acta Mechanica Sinica》期刊责任编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Control副编辑 (Associate Editor), 《力学进展》、《振动工程学报》、《力学学报》和《动力学与控制》等四种期刊的青年编委,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 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波动力学专业组成员。

8

刘向雷

刘向雷,1989年出生,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特聘专家,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综合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2011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著名三大理工之一),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器热管理与绿色航空技术、新能源利用与先进储能技术、太阳能驱动零碳燃料制备、二氧化碳捕集与再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变革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75万)、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3000万)、军委科技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青年项目、军委科技委技术加强领域基金项目,总装921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近年发表SCI期刊论文130余篇,包括封面文章5篇,合作出版英文专著3部,受邀在国际会议做特邀大会报告1次,特邀主题报告10余次,特邀报告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江苏省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4项。所指导学生获国家奖学金4名(沈加东、徐巧、王浩蕾、穆泽垲),获校长特别嘉奖1名。

9

陈谋

陈谋,博士,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8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2013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13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南京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计划。1998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学位,1998-1999年在原航空部609所从事航空附件的控制技术工作,1999年9月在南航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博连读,于2004年4月获博士学位,同时获南航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7年11月-2008年2月在英国拉夫堡(Loughborough)大学航空与汽车工程系作访问研究。2008年6月-2009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A)。2014年5月-2014年11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电气与电子工程系高级研究学者。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10余项)。在Springer、Wiley和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参与编著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一流线下课程1门,并主持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

10

潘时龙


潘时龙,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OSA Fellow,SPIE Fellow,中组部/基金委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分别于2004年7月和2008年7月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与博士学位,2008到2010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10月加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要研究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新体制雷达、无线通信、测量系统和集成微波光子芯片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 Science&Appl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 论文200余篇,其中IEEE期刊特邀论文12篇。成果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潘时龙教授目前担任IEEE MTT-S微波光子技术学会副主席,IEEE Distinguished Microwave Lecturer,Chinese Optics Letters副主编,IEEE/Optica JLT、IEEE Transactions on MTT、Electronics Letters等期刊副编辑,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等。曾担任微波光子学领域旗舰会议IEEE MWP2023技术委员会主席、IEEE MWP2021大会共同主席、IEEE MWP2017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IEEE ICOCN 2015技术委员会主席等。曾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IEEE MTT-S杰出青年工程师奖、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等荣誉。

11

朱栋


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精密电解加工技术与装备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机专项重大项目子课题、民机专项子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等。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SCI收录近22篇,已授权发明专利14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4),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第4),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1项(第14),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项、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银奖1项,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计划。为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工程设计学报,西工大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期刊外审专家。

12

顾冬冬


顾冬冬,教授/博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德国Fraunhofer激光技术研究所洪堡学者。

学术任职:美国激光学会会刊Journal of Laser Applications副主编,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CJM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执行主编,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助理主编(负责增材制造方向稿件),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副主编,《中国激光》副主编,Additive Manufacturing、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Applied Surface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SCI期刊编委。

主持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专项课题、装备预研共用技术重点项目、领域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计划、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等30余项。

13

柯世堂

柯世堂,安徽池州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博士后,日本东京工芸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日本九州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巴斯大学高级研究学者。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民航学院土木与机场工程系教授(破格晋升),主要研究方向为风工程、结构工程、风振控制与机场工程防灾减灾。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青年科技奖、江苏省能源研究会能源科技创新奖特等奖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计划获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学者创新奖和“长空英才”入选者。

14

王群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院长(2023.4-至今),曾任学院副院长(2019.5-2022.2),人事处副处长、高级人才办副主任(2022.2-2023.6),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环境经济与管理、低碳运营管理、能源金融和碳市场。

人才计划/工程:(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4)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5)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6)江苏省社科英才。

主要学术奖励:(1)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5)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学术类)

主要科研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路径和协同机制研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考虑多重异质性的节能减排政策建模(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气污染防治的三维结构分析:驱动因素、责任分担与政策协同(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业大气污染全流程治理效果的系统评估与综合归因(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异质性生产技术下的我国省区碳排放绩效、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研究。

主要学术兼职:(1)中国“双法”研究会气候金融分会副理事长(2)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能源环境管理分会秘书长(3)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分会副秘书长(4)Energy Economics、《环境经济研究》等期刊的副主编(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等评审人。

15

黄圣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分别于2008年和2014年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在相关领域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二十余篇,包括IEEE TPAMINIPSKDDIJCAIAAAI等。论文据Google Scholar被引用一千余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届“长空学者”计划。获2015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优秀奖、KDD’12 Best Poster奖及2011年微软学者奖等荣誉。任《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青年编委,国际会议IJCNN'16 Sepcial Session on MLILD共同主席,PRICAI’18宣传主席,ACML’18出版主席等。担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学术工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