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三自行动

“三自”行动之优秀读书笔记展示③|长空学院线上学风建设进行时

时间:2020-12-17来源:长空学院点击:444


||||

||||


READING



总书记谈读书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

让人得到智慧启发

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今天,你读书了么?


总书记的推荐书单,你开始阅读了么?

阅读后,你写下读书笔记了么?


上周四,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五个世界读书日,我院 “大国造重器,大学读硬书” 第三期优秀读书笔记展示也伴随着阵阵书声悄然到来。让我们跟随着大家的读书笔记,继续领略书籍的魅力吧……


01

追本溯源 以史为镜


READING


人类为何会变成如今的样子?我们从何而来?从经历屈辱的鸦片战争到如今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是如何走过漫长的艰辛岁月,奏响了新时代的奋进强歌让我们带着问题追寻历史的脚步,看清本源。


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20班  武广一


书目介绍

你想了解人类为何会变成如今的样子么?我们从何而来?为何与万物同源同种的我们最终成为了地球的主宰从古至今人类的革命真的都是深远而具有影响的么?我们如何将芸芸众生联系在一起?从动物到上帝,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


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有感


我很早就听闻过这本书,当时便被作者轻松幽默的见解和富有深意的语言打动。人类欲望的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最终导致了我们的进化方向;拼尽一切种植谷稻培育蔬果被奉为进步的农业革命似乎是史上最大的骗局和谎言;造神运动不仅是统治者的骗局更是人民的刚需;为何人类发展在一千年前进步缓慢而在近几百年却飞速崛起?想必科学革命便是一大助推剂,而这一切都是巧合和必然的结合。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被规则包围的世界,规则就如同线麻,堆在一起缠的人心烦意乱,可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却又觉得一切是那么的合理。规则是否从一开始就是满足利益的条约呢?科学又是否是自然指给我们唯一的路呢?宗教是否是给予人类信仰的明灯呢?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只有自己清楚。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被人类社会裹着走,无法脱身,无法逃离,难以改变,甘于平庸。既然如此不如让我们抽出身子,好好的俯瞰“智人”这个群体,就如本书所言: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影响他们走的方向。现在我们要做的,恰恰就是这样。



读《苦难辉煌》




117班 **达


书目介绍

本书主要从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等角度入手,讲述了20世纪中国从所谓的东亚病夫,一步步觉醒雄起,最后转变为东方巨龙这一真实历史的大起大落。


读《苦难辉煌》有感

虽然书并没有完全透彻地细读,但是我依然从中收获不少。《苦难辉煌》并不像某些抗日神剧,它没有夸大中国人民的力量;也没有像某些外国媒体,曲解贬低中国。恰恰相反,它以一种更加中立的角度去阐述了中国在上个世纪黑暗世界中摸爬滚打、逐渐壮大的艰辛过程。可以说实事求是,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也是本书贯彻的中心思想。

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底蕴,本书超前卫的思想可以看出作者的先进性。举个例子,书中提及了四渡赤水时的情形,很多描述四渡赤水的论著,对一渡赤水前后遵义会议确定的战略方向被迫改变一事略而不提。提了,似乎便会影响遵义会议的伟大,影响领袖的光辉。但是作者金一南更加客观和细致地还原了那段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历史,让人们重新去体验其中的艰辛。对此我深表倾佩。这也告诫我们不管是创作还是探寻历史真相,都要抱着诚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



02

启迪心智 警醒世人


READING


虚构化的手法,用以展现真实而冷酷的世界,《1984》通过对假想国的具象化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权主义下的畸形社会。而《沉默的大多数》则向我们提问,在时代的洪潮中是保持沉默,还是坚持发声。



读《沉默的大多数》




120班  黄舒琪


书目介绍

王小波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生活中有两种文化相互交织——沉默或是发声,我们可以大胆发声,亦有权选择沉默。发声的理由大抵相同,而沉默的原因却多种多样。

在作者王小波生活的年代,“话语圈”大多是非理性、缺乏思考的人,沉默的大多数往往显得聪明理智,“沉默是金”也被奉为那时的金科玉律。而在如今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是否还要一如既往地保持沉默呢?在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探清事物背后的层层迷雾之后,我们是否还要做一个旁观者呢?其实不难看见,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入“话语圈”,敢于为自己代言,为时代发声。但“路见不平一声吼”需要的不只是勇气,更是智慧。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只是随大流,听风就是雨的话,那不如沉默的好。

沉默和发声看似对立,实则统一。这是一门一生都要不断学习的艺术。不知全貌,不予置评,该沉默的时候需要沉默;维护权益,辩护正义,该发声的时候就大胆发声。我们所需要做到的无非是保持一个独立的人格,既要敢于亮剑,也要善于亮剑!



读《一九八四》




116班 谢文杰


书目介绍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高度集权的超级大国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国家领袖通过篡改历史、控制言论、更改语言等手段控制着人民,通过“电幕”监视人们的行为,通过***体树立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敌人的仇恨。


读《一九八四》有感

试想我们活在一个到处都是眼睛观察着我们行为,到处都是耳朵监听着我们的言论的国家,我们会对这样一个国家产生热爱还是厌恶呢?

《一九八四》便描绘了这样一个国家。除了“老大哥”以外的人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监控,所有言行都被“老大哥”所控制,时常会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虚造的事件来激发党内人士对敌人的仇恨,通过鼓吹“老大哥”的事迹来树立个人崇拜。若是你有了一点自主思想呢?思想警察便会将你抓捕并进行“思想洗礼”,“洗礼”过后,除了“老大哥”的好,你不会记得任何事情。

记得初读此书时,感觉艰涩难懂,随着所读篇幅的增多,便越发感觉一种恐惧自内而生。而今回顾,在那样一个部门名字与所行之事完全相悖的政党的统治下是何其可怕。真理部负责编造谎言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掩盖贫穷的事实,和平部负责战争事务,仁爱部负责“疼爱”那些犯了罪的人。我们总是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是,在大洋国里,历史不是一面镜子,而是黑板上的记号,可以随时擦去,随时填补。更为可怕的是,一旦涂改了,你找不到证据去证明这是篡改历史的行为。

现在想来,极权主义带来的必然不会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无论是生活在《一九八四》中描绘的三个国家的人民,还是生活在曾一时矗立于中华大地的秦王朝的人民,都没能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没能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也许这种社会中顶层人民是幸福的,就像《美丽新世界》里的阿尔法们一样,可他们的幸福是扭曲的,是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经历之上的。只有一个尊重人民的社会,才能是真正能给人民带来幸福的社会。



03

洗濯心灵 勇度时艰


READING

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面前,许三观选择通过卖血去延续自己的生活,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当我们迷失于心灵虚妄,又该如何将思维升华?


读《摆渡人》




116班 施天威


书目介绍

学生迪伦在坐火车去看爸爸的途中,因为火车事故而进入两个世界(天堂和地狱)的交接之处——一片荒原,她必须躲避把她拖入黑暗的魔鬼穿过荒原才能获得新生。在此途中一位叫崔斯坦的摆渡人负责将她的灵魂指引到荒原的尽头,过程中两人产生了爱情。迪伦为了爱情重返荒原,找到崔斯坦,并与其一起返回人间。


读《摆渡人》有感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命运本是一条孤寂的河流,随着岁月的洗涤,我们遇见了很多人、见过了很多事,和无数条河流汇聚共入社会的汪洋。有些人只是萍水相逢,而有些人是生死与共。现代社会有人高喊着:“人不渡我,我自渡。”可这何尝不是内心的荒芜与孤寂呢?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灵魂摆渡人,在ta那里我们会收获别样的宁静。我们每个人也应是别人内心的灵魂摆渡人,就像小说中的迪伦与崔斯特,一个将人度过了荒原,补全了曾经缺少的关怀;另一个将爱摆渡回人间,给予了灵魂的栖所。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再次进入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个故事,给每个人的灵魂注入了一种力量。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在人生旅途中,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我们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

最美好的四个字不过是“我在这里”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读《许三观卖血记》




116班 闫自豪


书目介绍

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许三观卖血记》这本书中一乐得肝炎的遭遇,忽然令我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卖血大潮,一个镇子的村民因为卖血,全村人得了艾滋病。从许三观上我读到父爱,他为儿子的病卖血卖命,也让我体会到一个人、一个平凡人,在时代的趋势下的挣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厄,他们无能为力,拼尽全力只为活着。

这本书和《活着》都是“大跃进”时代的故事,讲述都是平凡人的一生,这些人或许才能更好地反映这个社会。所谓的高贵者、富有者,他们鱼肉酒池的生活,全靠那些他们所不屑的下层人们支撑着。在时代的压迫下,许三观的神经已经被反复揉搓的脆弱不堪,对生活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即使在今天的我们,仍然要具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或许真当灾难来临的那一天,我们才不至于惊慌而不知所措。希望将来的我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遗憾。生命如斯,如何绽放,全凭我如何努力。



04

至美净心 至道养灵


WORLD READING DAY

从古至今,美学之于人类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篇篇鸣世佳作,支撑起美学的桥梁。人间至美,藏于清欢之下;至美之道,蕴于历程之中。我们发现美学,感悟哲思,以笔触道,以神见法,惜万物之瑰,见众生之美。



读《人生最美是清欢》




115班 汪虹余


书目介绍

《人生最美是清欢》是台湾作家林清玄首部人生主题经典散文集。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愿你能从浮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


读《人生最美是清欢》有感

每当阅读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总能让我那颗浮躁不安的心在不知不觉间归于宁静。我认为他是一个禅学家,他总能以不一样的心境看待身边的大小事物,从品茶赏莲等生活小事间窥见人生之道。在他诸多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清欢》,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当我们摒弃对世俗的追逐和对欲望的捆绑,回到我们最单纯的模样便是生命最有味的清欢。苏东坡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可以理解为“清淡的欢愉”,来自对平静,简朴生活的热爱,是一种不讲物质条件,只求心灵品味的欢愉。当下不少人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对前途命运的迷茫不安,常伴一颗浮杂之心,清欢也难寻了。面对社会人生,少一些炒作的热闹,多一些尽心的实事;少一些虚伪的笑脸,多一些坦然的真诚。

只愿你相信“人间有味是清欢”,一直保持单纯的初心。希望你能在尘世间寻到属于你的清欢。


读《美的历程》




120班 陆宇强


书目介绍


美学,看上去是那么的虚无缥缈,我虽可以大言不惭说懂其皮毛,但从未深究其理。翻开这本书,李泽厚领着我追寻美的起源,溯游而下,从具体到抽象,从写实到寓情,从数不清的艺术品而来,往道不尽的心灵历史中去。我也得以放慢脚步,从半开的门扉一窥美学的奥秘。


读《美的历程》有感


美随着时间流逝淌作长河,从最初表达含义的远古画像到思潮涌动的明清文艺,李老师摘取各个美学阶段最耀眼的果实,浅尝辄止。美从具体的物件中流出,诉说他的创造者的想象,揭露文明的心灵历程。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等门类在各自的时代中兴起和演变,又被简洁凝练地概况与总结,成为汉代的事功、魏晋的风度、北朝的精神和思辨、唐宋的襟怀和意绪、明清的世俗人情。随着朝代沟壑被淡化,一切的衔接自然而然,时代的火花凝聚而积淀,化为永恒的意象使人流连。此一行使我感触颇深,不可皆言,辄取一点。美的历程不仅仅是线形的,更有许许多多的交汇和相异。时代生诸子百家,百家各显神通,这是互相交融的。儒道两家矛盾最为明显,儒家实用,道家却更突出人性自然的光辉,儒长文化,道促艺术,美学到此却相互交融,在自己的领域调解其矛盾。

透彻美学的奥妙需要比较和长时间的思考,遇到李老师提出的问题和独到的见解,我时不时停下脚步,一顿三叹,一遍过去总觉有所缺憾。今先止笔于此,回头细细重读。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捧起手中书,以思想为媒

挥洒出心中万丈豪情

青年,读书吧

伴书香而眠,博古通今,用知识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