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晚,第五期“学长创新说”活动以全新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科创的魅力。19级长空学子彭施聪带领大家参观了3408实验室的“黑科技”,分享了自己的科创经历和成果。耳听为“实”,眼见更为“实”,有“大佬”学长做榜样,更有实实在在的科创成品展示,这次活动着实点燃了同学们对于科创的热情。
许多“不明觉厉”的科创作品在3408实验室里比比皆是,彭施聪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所在团队制作的robomaster步兵机器人、无人机等作品。
同时彭施聪分享了自己参与科创的故事,他大一就加入了机器人研创班,自学了C语言、单片机、电路设计等课程。在一次突发状况中,他整整三天三夜没睡觉,一直在寻找问题并调试。“探索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九月份彭施聪参加了校电赛,一开始很顺利,团队进行了好几天的芯片选型,在立创、贸泽电子等网站上不停对比芯片的各种参数,选择适合的型号。但是问题还是产生了,团队在设计外围电路时出了差错,导致调试过程中芯片不断被烧毁,比赛以失败告终。参加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时,团队设计的是一种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吃过了校电赛的亏,他们在设计阶段不断检查方案,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在那四天三夜中团队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也正是因为发现并解决了这些问题,团队最终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比赛中我和团队也在不断地学习”。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时,他们选择设计一种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了填补在透明材料表面瑕疵检测技术知识的空白,团队花了很长时间查阅资料,最后结合项目特点,决定采用模板匹配算法。为了确保动力系统稳定运行,最终选择采用屏蔽线来保证信号传输无误,选择优秀的电源系统确保动力系统不会欠功率。”
创新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学习高数、线代这些课程将来又有什么用?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着困惑。彭施聪表达了他的理解:“国家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而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是创新的前提。虽然现阶段我们可能感受不到基础知识的作用,但是这些知识会在未来的科创活动和科研工作中起到 ‘基石’的作用”。彭施聪阐述了创新的两种分类,即原始创新和组合创新。他表示,不同领域的组合对于本科生创新很重要,也易于做出成果,并列举了基础课程在实际中应用的几个例子,例如计算机领域特别是视觉识别方面需要利用线性代数的知识进行计算,求解力学问题时可能需要利用线性代数解方程等等。
彭施聪还结合自身经历与同学们探讨了如何让大学生活变得有意义。他强调,大学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仍然需要好好学习,不断探索新事物。科创就是一个可以应用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契机,同时也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科创不像科研一样对专业理论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大家都可以去尝试。当然,除了科创这条路,参与学生工作、做志愿服务等都可以让大学生活更充实和有意义。总而言之,不要在日后回忆大学生活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四年光阴。
活动最后,彭施聪以一段话总结自己的科创经历,也对在场同学提出勉励:在科创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失败,我们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直面失败,冷静分析。也许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到疲惫,但当我们将一件事努力做到极致,我们就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这时你会发现,之前的努力是值得的!
QUESTIONS&ANSWERS
Q1:怎样才能加入一个科创组织呢?
A:
大家可以关注学校、学院科协的各类通知,科创中心每年都会有招新,大概在十一月左右。机器人研创班在军训的时候便已经招过新过了,虽然他们现在第一阶段培养已经结束,但是不意味着没能加入的同学们没有学习的渠道。大家可以加各种群,主动请教身边厉害的同学。另外,在网络上大家也可以找到各种学习资料,还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根据他们的建议自己找资料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落实自己的目标,总结前一阶段所学,渐渐的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自己就能做很多事情。
Q2:如何通过自学学好C语言?
A:
不懂的地方一般来说都是编程思维上的问题,这个只能多看多学多练。刚开始学会遇到许多新的概念,首先肯定要清楚地理解概念,其次C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些函数的调用和一些基本操作,而不用太在意它们的内部逻辑。科创是先应用,然后再问为什么,如果实在不懂一些概念,可以尝试跳过新概念先做一些应用层面的工作。自学时最好买一本书对照学习,也要充分利用网课视频、论坛资料等网络资源。
Q3:如果想进行科创,应该如何找合适的队友?
A:
最好和认识的人组队。和自己熟悉的人一起干活,了解彼此的优缺点,才能相互配合,也方便沟通。
第六期预告
在南航,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2014年,她进入非航空航天专业,但是始终没放弃自己的航空梦;2015年,她再战高考,如愿来到南航校园。在南航学习的几年里面,她始终不忘航空报国的初心,在科创方面获得了数不清的成就。在升学的岔路口,本可以选择在英国世界名校深造的她毅然选择回国继续坚守自己的航空报国梦。她就是机电学院2015级机械工程专业的杨子剑学姐,来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杨子剑,本科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爱丁堡大学双学位,毕业后选择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攻读博士,目前研究生二年级。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特别嘉奖、大学成就奖、十大杰出青年等奖项。